NSK滾動軸承常用的兩類預緊方法
NSK滾動軸承作為機械傳動系統中不可或缺的關鍵組件,其性能直接影響到整個設備的運行穩定性和精度。為了提升軸承的剛性和旋轉精度,減少振動和噪聲,NSK滾動軸承常采用兩類預緊方法:徑向預緊法和軸向預緊法。以下將詳細探討這兩種預緊方法的原理、應用場景及其實施要點。
一、徑向預緊法
徑向預緊法主要應用于承受徑向負荷的圓錐孔軸承中,如雙列精密短圓柱滾子軸承。這種方法的核心在于通過調整軸承相對于錐形軸頸的軸向位置,使內圈產生適量的膨脹,從而達到消除徑向游隙、提高支承剛度的目的。
1. 原理與應用
徑向預緊法利用螺母或鎖緊裝置調整軸承內圈與錐形軸頸的相對位置,使內圈在軸向力的作用下發生彈性變形,進而在徑向方向上產生負游隙。這種負游隙能有效減少滾動體與滾道之間的相對滑動,提高軸承的承載能力和穩定性。此方法廣泛應用于機床主軸、噴氣式發動機等高精度、高負荷的傳動系統中。
2. 實施要點
精確測量:在預緊前,需精確測量軸承與軸頸的尺寸,確保調整的準確性。
逐步調整:通過逐步擰緊螺母或調整鎖緊裝置,避免一次性施加過大的預緊力,以免損壞軸承。
監測效果:預緊后需通過測量軸承的游隙和旋轉力矩來驗證預緊效果,確保達到設計要求。
二、軸向預緊法
軸向預緊法根據實現方式的不同,可進一步細分為定位預緊和定壓預緊兩種。這兩種方法各有特點,適用于不同的工況需求。
1. 定位預緊
定位預緊通過調整軸承與軸承座之間的相對位置,使軸承在軸向方向上獲得一定的預緊量。這種方法的關鍵在于保持軸承在使用過程中的軸向位置不變,從而保證其剛性和旋轉精度的穩定性。
實現方式:
調整襯套或墊片:通過改變襯套或墊片的尺寸,使軸承獲得合適的預緊量。
控制起動摩擦力矩:通過測量和控制軸承的起動摩擦力矩,間接調整預緊量。
使用成對雙聯軸承:直接使用預先調好預緊量的成對雙聯軸承,簡化安裝過程。
優點:在預緊量相等的情況下,定位預緊對軸承剛性的提升效果更為顯著,且剛性變化對軸承負荷的影響較小。
缺點:受軸和軸承座溫度差、內外圈溫度差及負荷變化等因素的影響,預緊量可能發生變化。
2. 定壓預緊
定壓預緊則是通過螺旋彈簧、碟形彈簧等彈性元件,使軸承在軸向方向上獲得持續的預緊力。這種方法允許軸承在使用過程中相對位置發生微小變化,但預緊量大致保持不變。
實現方式:
安裝彈簧:在軸承座與軸承之間安裝預緊彈簧,通過調整彈簧的壓縮量來獲得所需的預緊力。
優點:定壓預緊對由溫度差、負荷變化等因素引起的預緊量變化具有較好的補償能力,預緊量相對穩定。
缺點:由于彈簧的剛性通常小于軸承的剛性,因此在使用過程中,軸承的相對位置可能會發生微小變化。
三、總結
NSK滾動軸承的徑向預緊法和軸向預緊法各有千秋,選擇何種方法取決于具體的應用場景和性能需求。在實際應用中,需綜合考慮軸承的類型、負荷情況、工作環境及預期壽命等因素,科學合理地選擇預緊方法,以確保軸承的穩定運行和高效性能。同時,預緊過程中還需注意潤滑和散熱問題,以減少摩擦和熱量積累,延長軸承的使用壽命。